慎查專業背景可降低糾紛機率
鉅額室內設計裝修官司
屋主反遭無照設計師舉報違建
撰稿 / 黃煇雲 攝影 / 蘇純嬅
請上安心裝修裝潢網,http://www.idns.com.tw/
2004年2月間,發生在台北市士林區的一起室內裝修官司,終於在去年5月8日落幕,裝修金額高達600萬,被告「設計師」雖獲判無「詐欺罪」,也被法官評為「有違誠信原則」,離譜的是,「設計師」竟在過程中舉報屋主「違建」。 閱讀全文..
該名「設計師」所開立的工程公司,就在2007年的8月,官司進行時,宣告「解散」。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「証牌設計師」身上,最嚴重恐遭吊照,無法再繼續執業。
類似上述官司中,裝修業者「回敬」客戶的手段,恐怕是「証牌」業者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。
500例室內裝修官司 8成無照
這起裝修糾紛在去年1月、5月迭遭各大報報導,卻沒有一份報紙提出最重要的癥結,就是這名「設計師」根本沒有證照,而且公司也沒有經過內政部營建署頒發營業許可證,卻接下鉅額裝修案,在業主家中留下滿屋的劣質建材,跟一段永久不可磨滅的惡夢。
持有內政部營建署頒發的營業許可證,是從事室內裝修業的必要條件
事實上,這樣的官司糾紛絕對不是個案,「去年公會接到的調解、鑑定案,已經是前年的5 倍。」天風設計總經理,身兼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的孫因憂心的說。
所謂的調解、鑑定,是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公會被動由法院發出委託的裝修官司案件,也就是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的裝修官司,經過法官的理解,認為有必要交付專家勘驗鑑定,以釐清案情時,便會發出通知,將案情交由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同業公會的鑑定委員會,屆時鑑定委員會就會派員到工地進行鑑定。
身為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公會副理事長的孫因,對裝修業的亂象憂心不已
前幾年,孫因發現天風辦公室對面的大樓竟然有人在打女兒牆,工班是她熟識的業者,於是詳細查問,沒想到業者無奈之餘,竟然脫口說出「孫姐, 你趕快去跟管委會講,那個設計師要求我們把樑打掉!」。
熱心公益助鄰免禍
由於拆除大樑的作業已經開始,孫因通知對方的管委會,一定要要求設計師補結構,「就算敲一小段也要必須要把結構補起來,甚至要求結構技師陪同來看結構事後有沒有做好。」她餘悸猶存的說。
所以送審的流程確實很重要,不但可以確定對方的專業度,也可以讓許多專業機構、政府單位來幫屋主把關。
事實上,審查不僅是幫屋主做到安全、健康的把關,也可以讓不專業、無照的業者現形,整頓裝修業的產業秩序,才不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。
良幣被逐專業常遭誤解
一般的屋主不辨真偽,「証牌」設計師每每為了屋主的健康、安全,提出的正確建議,往往被不肖業者的「劣質品低價」競爭給抵消,「証牌」業者反遭屋主誤解、鄙視,到最後屋主自己因而受害才是令人最痛心的結果。
她期待民間有更多人正視這個問題,但是政府單位的宣導真的很重要。「在大陸抓得很緊,如果沒有證照的話,連社區的管理人員都可以來糾舉你,你連做都很難做。」台灣應該要迎頭趕上。
依照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晉鈺的觀察, 「這些裝修官司裡面,大約有8成以上都是無照業者。」
本刊側面瞭解,過去公會每個月都可以接到7~8件的鑑定案,由此推估,大約去年已經高達近500件裝修官司的鑑定案,遠比去年行政院消保處發表的226件調解案還要高出許多。
然而,許多屋主寧可找熟識的工班或來歷不明的「設計師」估價,甚至到家中進行裝修施工, 花了很多精神收集作品,就將這些「照片」交給「包工頭」進行裝修工程。(安)
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同業公會接到調解、鑑定案,鑑定委員會就會派員到工地進行鑑定